在枣庄市市中区,一条条宽敞整洁的农村公路似巨龙般蜿蜒于山水之间,连接起城乡,畅通了经络,为乡村注入了蓬勃活力与无尽希望。昔日“出行不易、运输不便”的难题已成历史,如今“出门就有硬化路、抬脚便上公交车”正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写照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枣庄市市中区遵循“因地制宜、突出特色,注重生态、安全优先,稳中求进、适度超前,建管护运、协调发展”的原则,以实现县乡公路提档升级、村级公路连片成网、村居道路挨门进户、公交物流联通城乡为目标,全力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提质增效,努力打造畅通、安全、舒适、美丽、惠民的“四好农村路”新格局。
一、科学化施策,高标准推进农村公路建设。坚持高质量建设,树立“高质量建设就是最好的养护”理念,严格执行道路建设标准,以高质量标准开展道路建设工作,确保投资效益实现最大化。不断完善配套设施,实施道路绿化、排水及安防等各项附属设施与主体工程“三同步”——同步进行设计、同步开展施工、同时投入使用。因地制宜有序推进,依据地形特征进行分类实施,山区道路侧重加强路网末端建设,打通路网“末梢”,保障出行安全;平原道路着力提升路网密度和互联互通水平,便利群众出行。持续延伸服务触角,大力推进村级道路硬化通户工程,真正实现从“最后一公里”到“最后一米”的跨越。
二、标准化管理,全面提升管养效能。夯实基层管理基础,构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、路政、保洁、应急抢险“四位一体”的管理模式,整合农管站、交管所与镇容环卫力量,实现队伍、资源、巡查共建共享、协同联动,显著提升管理效能。建设智慧路网管理系统,加快镇级农村公路监控中心的建设,充分发挥电子监控在农村公路路政巡查、养护以及防汛应急等工作中的作用。实施网格化管理,完善县乡村三级路政管理体系,做到县有路政员、镇有监管员、村有护路员,责任到人,管理无死角。
三、精细化养护,持续提升道路品质。科学制定养护计划,县乡道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路况评定,村道由专业人员按照规范评定,确保养护方案科学合理。市场化专业养护,将日常保洁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,实行市场化运作,小修保养及大中修工程公开招标,择优选择专业队伍。注重养护细节管理,严格执行“三无”“五要”标准,即路面无坑槽、无严重破损、无沉陷,标志要齐全、标线要清晰、内容要完整、表面要整洁、位置要准确。
四、专业化运营,增强城乡服务能力。充分发挥枣庄市公交公司、枣庄市汽运公司驻地优势,整合农村客运资源,优化公交线网布局,不断提升覆盖广度、通达深度和服务高度,实现集约化、规模化运营。当前,公交线路规划、候车亭、农村物流集散地升级改造、公交运营道路拓宽等工程正稳步有序推进,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。
下一步,枣庄市市中区将持续深化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完善长效机制,强化科技赋能,推动农村公路与乡村振兴、旅游业态、特色产业深度融合,真正让农村公路成为人民的幸福路、致富路、连心路。